华泰证券 | 2016-08-03
流动性陷阱的惯性思维推动市场加速见底
目前,流动性之殇已成为新三板市场的一致预期,虽然市场已经逐渐进入了价值重塑新常态,但是对于深陷流动性陷阱中的存量投资者来讲,如何尽快脱离流动性陷阱的惯性思维仍然占据很大的权重,这将会继续推动市场加速见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增量资金在观望,并不敢轻易入市,存量资金由于产品期限的临近,退出的意愿在逐步增强,这直接导致了资金端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不均衡,加速着市场的见底。
动态预期差理论告诉我们市场整体尚未见底
从我们根据动态预期差理论(参见正文),投资者预期将成为联动市场现状和企业融资预期的核心,而投资者预期朝着并购市场看齐意味着在新三板投资者结构中,产业资本的定价权将会持续提升,代表的资本行为就是并购。因此,并购的估值中枢也将成为投资者预期的核心考量,我们后续细致整理了目前出现的并购行为的估值水平,大致在20倍以下,而参考当前新三板的动态估值,整体仍处于20-25倍附近,距离投资者预期底仍存在向下的空间。
跨板并购趋势开始显现,资金荒和资产荒的恰当匹配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明显加速了并购重组的进度,甚至市场上出现了资产荒的说法;而反观新三板,由于流动性的枯竭,市场上也出现了资金荒的说法。在这个背景下,伴随着新三板市场预期的快速下滑,带动部分企业预期也出现了变化,预期估值的下移使得A股并购新三板企业成为了可能,也是资金荒和资产荒在这个特殊时点恰当匹配的结果。
产业资本在新三板的定价权提升,构筑坚实底部
从我们以上整理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企业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大多数集中在当年10-15倍(2016年预期业绩),少数在当年15-20倍(2016年预期业绩)。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作为产业资本代表的上市公司对于新三板企业的投资预期基本在这个估值区间,这也验证着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产业资本认可的企业价值底部。在新三板上,产业资本的定价权正在快速提升,而代表的资本行为就是并购,而新三板也将在这个趋势下,继续向着代表定价权方向的产业资本端靠拢,估值中枢将趋于并购市场;而所谓的新三板底部很可能将是由产业资本的定价权所决定,也就是并购底。
底部是买出来的,谁买?产业资本,并购估值是新三板的阶段性底部
从近期新三板的资本行为看,产业资本正在积极的介入,而部分企业预期也已经和产业资本预期靠齐。在这个趋势下,产业资本在新三板中的定价权将会持续提升,并且同时会影响到新三板整体的投资者预期,在投资者预期受到产业资本定价权的影响下,我们认为市场估值中枢将逐渐朝着代表产业资本定价的并购估值靠齐,而投资者预期的这个变化也将带动市场现状向着这个趋势加速运行,届时企业预期也将逐渐下行,而下行的底部就是代表产业定价的并购估值。
寻底中的投资机遇:今年准备弹药,底部扣动扳机
本篇针对目前A股上市公司对于新三板公司的并购热做了解读,我们从产业资本定价权的角度,提出了新三板的并购底理论。落地到投资角度,我们仍然认为目前新三板市场风险偏好继续低迷、产品到期带来的市场加速出清将推动市场在今年继续触底,但是部分已经跌破并购底并且在产业方向上具备并购价值的企业将会出现结构性反弹的行情,但整体仍将处于触底区间;因此我们对于投资者的建议是下半年准备弹药,多看少动静待市场触底,并且密切审视预期差的变化,在市场逐渐出清后扣动扳机。
风险提示:新三板流动性风险等。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