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12-08
新三板总市值超3.5万亿元
今年以来,新三板成为国内资本市场中最活跃的市场之一,挂牌公司数量快速、大幅增长。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4014家,挂牌公司总股本达5251.19亿股,总市值达35430.21亿元。
2016新三板定增:低迷中的千亿规模
根据官方以及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新三板定增市场融资规模为1069.05亿元,发行总次数为2538次。而2015年全年新三板发行次数为2565次,融资金额为1216亿。 在挂牌企业数量翻倍的情况下,这样的定增规模可以看作是不升反降。
今年新三板定增市场的规模也将低于创业板。根据chocie数据终端显示,在创业板2016年1月至11月,共有208起再融资合计金额为1395.95亿元。去年同期,创业板 169家公司再融资累计892亿,与新三板1110亿的规模相差200亿左右。
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田世欣表示:“今年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不佳,换手率下降幅度非常大,整个新三板的融资能力倒退了很多,不如去年的融资能力,机构参与度也没有那么好。”
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也指出:“今年的融资情况当然是比去年更加实在一点,他们的总体交易额差距不大,把那些大型的融资额扣除,今年的融资情况确实更加实在。”
新三板成险资聚集投资洼地
新三板上也发现了险资的身影,这其中就包括前海人寿。前海人寿出持股的这家新三板公司名为联合金融,成立于2009年,2016年9月登陆新三板。联合金融的股转说明书显示,前海人寿出资564万元持有该公司3%的股份,位列该公司第六大股东。
除联合金融外,还有民太安、翔川股份、曼荼罗、金巴赫和同创伟业5家新三板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也闪现险资魅影。这些险资包括:民太安保险公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海量资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百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从险资投资的新三板企业业绩来看,相对稳健。近三年来,6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较为可观,并呈现逐步增长趋势。仅2016年上半年,就有民太安和同创伟业两家企业营收过亿元。并且,除联合金融未发布年报以外,其余5家企业均为盈利状态。
另外,保险公司也频频挂牌新三板。截至2016年12月6日,已经有17家保险业公司挂牌新三板,其中盛世大联(831566.OC)、中衡股份(832138.OC)跻身创新层。与此同时,来自股转公司官方资料显示,以2016年11月25日为审核节点,泛华保险等11家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保险公估等相关公司正在接受股转公司审核。
由于新三板挂牌企业相较A股存在明显的低估优势,保险资金越来越多地参与投资到新三板市场,并秉承长期投资的价值理念。
2017年7月终止挂牌数量将迎来小高峰
随着新三板市场发展制度不断完善,挂牌企业“流通机制”正在形成,一部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选择终止挂牌。安信证券认为,在新规定之下,预计新三板退市公司数量将大幅增加。如果按照2016年11月份以来的终止挂牌公司的数量来估计,2017年每个月平均退市数量将达到10家以上,2017年全年新三板退市数量达到三位数的概率很大。
按照全国股转系统规定,新三板挂牌企业必须在2017年4月30日之前披露2016年年报,如果挂牌企业在6月30之前仍然不能披露年报将被全国股转系统强制摘牌。结合此前挂牌公司年报披露情况,安信证券预计2017年7月终止挂牌数量将迎来一个小高峰。
目前,新三板市场面临良莠不齐和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建立新三板的退出机制已经成为监管部门、投资者、企业共同的心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问题是新三板市场的目标之一,建立合理的挂牌退出机制能够提高新三板市场运行效率。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