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12-09
寒气逼人 新三板私募基金超过七成收益为负
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今年以来三板做市成分指数下跌24.38%,进入下半年以来,市场更是处入阴跌状态,交易冷清。有投资者感叹,新三板已经是“钝刀子割肉”的状态。联讯证券形容当前的新三板市场为:上半年秋风扫落叶,下半年寒冬已至。
新三板市场寒冷刺骨,更是让投资者深深受伤。“新三板今年基本没法看,上半年亏了一半,下半年就不看不操作了”,有新三板个人投资者表示。个人投资者可以不看不操作,但身处其中的新三板私募却不能这么“任性”,他们不得不直面惨淡的市场。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4日,合计178只新三板私募基金中(含私募自主发行、券商资管、公募专户、期货资管、信托产品及有限合伙),仅有49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为正,实现正收益的比例为27.52%;其中自主发行的产品117只,实现正收益的仅有36只。今年亏损在20%以上的新三板私募基金合计26只。
在此背景下,私募发行新三板基金的热情大减。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今年以“新三板”字样备案的私募产品只有277个,而这一数字在2015年为693个,降幅达60%。
联讯证券预判,2017年会有批量制度方面的红利集中推出或出现较大突破,这将对新三板市场构成明显利好。联讯证券表示,在监管层的暖风指引下,坚定看好2017年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蜕变,预计2017年将成为新三板市场起飞的转折年。具体来说,2017年,新三板市场有望迎来市场流动性的改善、二级市场的上涨行情、挂牌历史性高峰期或将过去且挂牌节奏趋缓、退市实现市场化和常态化、私募开启做市新动力等等。
流动性对新三板市场至关重要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示,“去年到今年初时候,对新三板挂牌公司,银行敢贷,PE/VC敢投,人才也敢来,现在艰难多了,抵押贷款不管用了,因为没流动性。PE/VC现在也害怕,市场基本上一潭死水。”
他认为,市场出现困境是因为缺乏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做市商也只能投机,做市商也得活着,谁搞价值投资谁死。市场谁也不敢往里进了,进去的还得憋死,还想出来。是去是留此时是关键。”
全国股转系统信息研究部总监黄磊表示,“没有流动性就难有合理的价格发现,没有价格发现就很难有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没有流动性就没有风险管理,没有风险管理,包括投资人在内的市场主体就会对市场有顾虑,就会动摇他们进入市场的信心,进而影响市场最基本的服务,影响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功能。对这个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他认为,对于流动性问题的解决,股转公司在酝酿系统性的方案,从自上而下的市场定位到具体的政策完善,从市场主体的准入到市场主体的退出,从一级市场发行到二级市场交易,甚至到目前投资人、挂牌公司、主办券商各类市场主体竞争合作市场关系的再调整,都会有一系列的安排,所以只有系统性工程才是解决流动性的全面之策。
黄磊表示,根据了解到的一些统计来看,2016年前三季度统计到整个机构退出的案例里,通过新三板渠道退出的案例达到了77%,远高于去年,新三板已经成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退出渠道。
公募投资新三板的“正确姿势”
12月8日,前海开源基金董事总经理付柏瑞在会议上表示,股转公司关于公募基金进入新三板已有初步方案,现仍在沟通阶段。
付柏瑞表示,“股转公司对公募的方案是有计划的,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初步的方案,只不过大家还在沟通。我们现在已经在准备新三板公募产品的申报。”
天弘基金新三板业务负责人李蕴炜上表示,如果公募基金进到新三板,还是会像PE/VC机构,按照一级、一级半市场的投资方式去做。因为目前二级市场没有买盘承接,而一级市场不断向外抛压,市场正处于恶性循环的局面。
嘉实基金新三板投资负责人杜福胜认为,公募基金所面对的客户多数对资本市场不够熟悉,因此对风险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前几年出现的风险事件,对于公募基金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公募基金可以倚仗在风控体系和投资经验等优势,根据新三板特点进行业务创新,比如对股票只进行长期评级等等。
陈永指出,公募基金可以以定增为主、辅以股票池性质的二级市场买入为辅的投资策略。由于新三板挂牌公司信披、监管和研究覆盖程度较低,公募投资团队不可能完全依赖传统的股票池模式,必须加强点对点的调研,比A股业务要求更高。在进行一级、一级半市场投资的同时,筛出股票池供二级市场买入。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