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7-01-10
新三板企业挂牌节奏趋缓
进入2017年,新三板“万家时代”的质变效能显现。Wind数据显示,1月9日,新三板无企业挂牌,总数维持在10209家,与上一交易日持平。这也是自2015年9月8日以来新三板再现零企业挂牌情况。业内人士表示,零挂牌不会是常态,后期新三板企业挂牌仍会保持一定频率,但快速扩容阶段已结束。
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指出,经过爆发式增长后,新三板会经历周期性调整,出现挂牌降温状况。另外,进入2017年,监管层在政策上会更加谨慎,将对新三板发展方向进行调整,适当控制挂牌速度。
一位长期关注新三板的人士透露,进入2017年新政策实施,原来企业从申报起6个月就能挂牌,甚至4个月就能拿到挂牌函,但现在有的项目过了7个月还在排队等待。“这是因为市场体量不断增大,监管难度和压力也在增大。”
“现在,股转公司对主办券商和企业主体监管更严格,券商为防止后续持续督导出现问题,在前端把控时提高了对公司的要求,这也间接放慢了企业挂牌速度。”上述人士表示。
新三板调层大考渐近
2017年5月,新三板将迎来首次调层大考。这把悬在挂牌企业头上的利剑还未落下,就已搅得市场暗流涌动。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不少挂牌企业自去年末即全力以赴拼业绩,更有甚者明知冲刺无望,企图通过粉饰财报蒙混过关。此外,随着合格投资者人数成为与财务数据比肩的另一重要考核指标,挂牌企业“拉拢”做市商的同时,也催生出中介机构“合格投资者人数”的新生意。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为“保层”花招百出,背后隐忧值得关注。例如,年末冲刺业绩,虽实现企业短期冲层目标,但其长期真实经营业绩和投资价值无法真正体现,给投资者带来一定风险。“突击冲刺或粉饰报表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业绩‘变脸’。年报过关之后,随即而来的季度报表或半年报往往会遭遇‘滑铁卢’。”
对于突击增加合格投资者人数,华南地区某新三板券商分析师表示,突击增加的投资者,通常都会从公司处获得较高权益。例如,签订对赌或高息回购协议,存在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但股转系统对这块的监管难度确实较大,如果要限制这种行为,未来可能会弱化合格投资者人数在所有指标中的权重,需要在制度层面做调整和改革。”
新三板去A股排队逐渐成为趋势
除了已经过审实现转板的企业,还有大量新三板公司在A股的IPO通道中排队。华商报记者梳理证监会的数据发现,截止上周末,至少有72家新三板公司赴A股上市申请处于正常审核状态,还有1家被“中止审查”。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新三板整体流行性较差,估值偏低,一些新三板优质企业会觉得自身被低估了,加上投资机构的推动,所以会跑去A股排队。按照目前接收挂牌公司首发申请材料和审核进度来看,今年从新三板转至A股IPO的企业有可能会达到20家以上。
华泰证券投资顾问周志伟则认为,一般企业完成转板跨越后可以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无论是估值水平和募资能力都得到巨大提升,但主板对企业业绩、现金流、盈利能力等要求都会更高,所以不少相对优质的新三板企业到A股排队。
三大主线掘金新三板
业内人士预测,新三板将在2017年回暖。多位分析人士表示,新三板处在价值洼地。随着市场地位逐渐明确和利好政策的出台,当下正是新三板投资布局的较好时机。
东吴证券分析师黄琳建议,投资者可从政策支持的行业、创新层、低估值和拟转板企业中寻找优质标的。创新层企业业绩优良,在创新层企业优中选优,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同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符合创业板要求的企业很多,但目前只有300余家发布接受上市辅导公告,占比不到3%。那些满足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条件而未发上市辅导公告的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发布公开发行上市辅导的企业,增长空间较大,值得关注。
此外,从行业角度看,券商较看好教育、医疗、TMT、环保和新能源等行业。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