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快速、最专业的新三板资讯 | 买三板
咨询热线:010-57496903 登录 注册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新三板上的“继承者们”已达582家

导语
从数量上看,上市公司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数量总计为582家,在新三板挂牌的6402家公司中占9.09%的比例。

广证恒生 | 2016-04-07

新三板上的“继承者们”已达582家

2016年3月30日,A股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再发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中兴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中兴”)正式递交申请材料,挂牌新三板啦。

在母公司中兴通讯的支持下,作为新三板上的“继承者”,上海中兴2015年1-11月实现营收6.30亿,净利润高达4286.21万。至此,上市公司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数量已经达到582家,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充分利用新三板的优势,剥离子公司的业务在新三板独立挂牌上市,这对上市公司和子公司都能够实现双赢的局面。

1. 上海中兴——新三板上的“王思聪”

谈到上海中兴,也许大家并不是特别熟悉。但是提到其大名鼎鼎的母公司——中兴通讯,想必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中兴通讯不仅是一家手机生产商,更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海外布局比肩华为,市场占有率常年高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是我国电信行业最主要的设备提供商之一。

作为一家专注于创新的通讯企业,中兴通讯对于科技研发的重视程度是惊人的。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最新公报显示,中兴通讯凭借2155件的申请数量位居2015年全球企业专利申请第三位,这是中兴通讯连续第六年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三甲,6年研发投入累计已经超过了500亿元。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跨越千亿,达到人民币1008.25亿元,同比增长了23.75%。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即将成为新三板上的“富二代”的上海中兴也具有不俗的实力。

上海中兴是由中兴通讯在2004年出资设立的,母公司持有其90%的股份,由中兴通讯副总裁曾学忠亲自出任董事长。

据其转说明书,公司在过去两年一期的经营中表现良好,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5.60亿元,净利润为2479.55万元,2015年1-11月实现营业收入为6.30亿元,净利润增长至4286.21万元。由于公司对其产品线进行了有效整合,且议价能力较强,近三年的毛利率保持在30%左右,与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表现突出。

上海中兴继承了母公司的研发基因。2015年,公司研发投入高达3210.5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5.7%。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公司拥有5项发明专利,其中2项为独占许可专利,和12项外观设计专利。

公司主要客户为三大运营商及中国铁塔,专业从事无线信号室内设备、移动通信网络优化、WLAN业务及服务于弱势群体的守护宝业务。

作为传统强项,上海中兴的无线通信室内覆盖产品处于第二梯队。随着传统三大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上结束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共同依托中国铁塔进行基站建设、三家共享,上海中兴也顺势而为,与中国铁塔展开了密切合作。同时,运营商对于用户体验的重视程度提高也增加了其对公司通信网络优化产品的需求,公司2015年这项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0%。

作为公司新增长点,智能穿戴的老幼市场是进一步切入的战场。上海中兴推出了专门服务于老人、儿童及特殊人群的安全定位终端产品——守护宝,智能可穿戴市场的火爆也为守护宝提供了发展空间。

此前,上海中兴总经理刘伯斌介绍了公司6年规划——争取在6年内实现10倍左右的营收增长,届时规模将达100亿元。为了使资金足以支撑自己的宏伟梦想,上海中兴开始谋求更多的资本层面的合作——独立在新三板挂牌,这有利于提升对上海中兴的投资价值,未来实现更高投资回报的可能性会增加。

2. 新三板上的“中兴系”,中兴通讯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中兴通讯不仅拆分了上海中兴这一家子公司,它还有许多兄弟公司也先后谋划挂牌新三板。据中兴通讯最近年报,中兴通讯共有57 家子公司,其中4 家计划在新三板挂牌(截至2016 年4 月5 日)。

中兴通讯共有一家子公司已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三家子公司正在冲击新三板。由于中兴通讯采取了集团内部避免同业竞争的策略,这四家公司在业务上的重叠度较低。虽然公司业务各不相同,但是都是围绕着通讯、网络及物流领域展开的。中兴通讯充分把握移动互联、三网融合、智能物流、智能穿戴的发展空间,择机在相关领域进行布局,并逐步对接资本市场。

如果中兴通讯分拆的子公司能够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新三板上将会形成“中兴系”, 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分业务的资金实力和产业资源整合能力,还能够推动分业务的估值提升。反过来,对于母公司整体实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3. 除了上海中兴,上市公司在新三板的“继承者们”已达到582家

中兴通讯并非个案,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分拆子公司在新三板独立挂牌。例如恒大淘宝(第一大股东为恒大地产)、华谊创星(第一大股东为华谊兄弟)、新道科技(第一大股东为用友网络),都是上市公司的“继承者们”。

根据广证恒生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

从时间上看,2014年前,只有37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挂牌新三板;2014年起,新三板扩容后,数量急剧上升至115家;2015年,数量翻了两番,增至328家,2016年年初至今的短短三个月内已达102家,上升趋势愈发明显。

从数量上看,上市公司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数量总计为582家,在新三板挂牌的6402家公司中占9.09%的比例。

也就是说,新三板市场的快速发展,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业务挂牌新三板的趋势愈演愈烈。

为什么这么多上市公司选择拆分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呢?

广证恒生认为:如果合理借助新三板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和子公司往往能够取得双赢局面。

对于挂牌子公司而言,新三板市场实行类注册制,挂牌周期短、成本低廉。对挂牌企业盈利指标要求较低,挂牌门槛低。在新三板挂牌需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这使得挂牌企业经营更加规范合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助于企业开拓市场。更为重要的是,挂牌企业可以直接在债权及股权市场进行融资,得到更多融资机会,提高子公司未来发展和业务拓展的灵活性。与A股市场普遍较长的融资期限相比,新三板融资期限一般在3个月左右,融资成本和难度大大降低。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参控股子公司挂牌新三板可以调整自身的资产结构和财务情况。由于新三板市场具备一定的流动性,挂牌企业的股权可以得到较为合理的公允定价,如此一来,上市公司可以将持有的挂牌企业的股权质押获得融资机会,亦可将股权在市场上出售从而获得投资收益。此外,子公司挂牌将使母公司集团和剥离出来的子公司业务重点更加明晰,可以更加专注于各自业务的未来发展。

简而言之,新三板独特的制度优势正是上市公司频频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原因所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出现,广证恒生认为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挂牌新三板的趋势将会愈演愈烈。同时,一些实力较强的主板企业也会充分利用新三板的优势,剥离越来越多的子业务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届时,新三板上会出现更多的“富二代”企业,而且如同“中兴系”一样,更多具有集团实力的“家族”也会逐渐形成。

关键词: 新三板 子公司

推荐阅读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