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 | 2016-06-15
2016年五月新三板二级市场回顾:双指微跌,五月成交金额小幅下降。截至2016年5月31日,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下跌2.06%和3.83%,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成交金额分别为101.67亿和70.11亿元。五月份做市板块新增企业数降至56家,较四月份的64家继续减少。目前,全市场总股东户数为27.64万户,仅较四月的26.88万户提升2.83%,市场股权分散度的培育进程放缓。
2016年五月新三板一级市场回顾
1)互联网行业五月融资金额最多。五月份新三板市场按增发预案统计的拟募资总额合计155亿元,实际完成募资总额为88亿元,较4月实际完成的133亿元有明显下降。从增发明细看,资金流向维持失衡的状态,融资金额前5家占总融资额的18%,互联网行业融资金额为12.72亿元。
2)一级融资市场定价依然较高。五月份,新三板一级市场按预案公告日计算的整体定增市盈率为29.15倍,较四月的33.08倍微幅下降。五月份,206例已完成的增发项目整体市盈率为18.32倍,与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基本持平。
3)并购交易持续活跃。2016年5月,新三板挂牌企业作为交易买方的并购事件总共有3例,均已通过董事会预案。包括赛特斯对浩方科技100%股权的收购、山川秀美对中达联82.80%股权的收购、温迪数字对温迪正合20%股权的收购。除了主动收购以外,新三板企业作为标的方发生的股权转让事件当月总计达到54例。其中药明康德对合全药业3.87%股权的收购等。
新三板分层后估值变化:(1)分层方案短暂刺激交投,成交金额回归常态。准创新层内部结构依然分化,37%的公司未有成交,而成交金额排名前10的挂牌企业累计贡献成交额占比近44%。(2)符合创新层标准二的公司更受市场关注。(3)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分层后整体估值变化暂不明显。同时,分层后企业成长性溢价已领先于流动性溢价开始出现。(4)赚取成长性溢价逐渐成为共识,但投资者未放松对基础层公司的布局。
从投资策略的构建而言,我们认为"分化"将是新三板市场的常态。投资策略应对公司的成长性和经营表现赋予更高的权重,因为这决定了公司在未来是否能够享受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击",同时它也决定了在新三板流动性环境改善不明朗的情况下,获取成长性溢价是享受估值跃迁的主要手段。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筛选每月新增挂牌的企业,即:(1)财务上符合创新层甚至是战略新兴板的要求;(2)行业属于新兴行业且能快速增长;(3)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期,强有力的股东背景或者战略投资人也是挑选企业的重要考量因素。精选6家新增挂牌企业。五月份新三板新增挂牌企业总计496家。其中,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但不限于华森科技、清园股份、三木智能、新中天、盛吉信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引发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新三板市场交易制度改革慢于预期等。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