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6-24
买三板6月23日讯 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最终名单即将尘埃落定,分层对于在新三板领域重点布局的券商而言,将迎来较大的业务机遇和挑战。
多家落选企业或增补进入创新层
据了解,由于之前部分挂牌企业存在对分层规则不熟悉的情况,没有及时填报分层数据,于是股转系统决定将异议期延长一天——即截至日由6月22日改为6月23日。股转系统日前公告称,考虑今年是市场首次分层,股转系统允许未在规定时间报送分层数据的挂牌公司补充申报,相关挂牌公司应当在6月23日17点前经主办券商核查后向指定邮箱提交相关资料。
这也意味着,此前“落选”创新层初选名单的挂牌企业,如果认为自身满足创新层标准,那还有一线生机入围创新层。
华南地区一家中型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透露,该公司所服务的做市股票品尚汇已向股转系统积极申诉,“他们按照要求提交了证明材料,(入围)应该没有问题”。
此外,据了解,湘村股份、毅能达、中清能、好看传媒及中诺思等在内的挂牌企业或存“一线生机”闯进创新层。
新三板分层现端倪标准还需更为清晰
6月18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了《关于发布创新层挂牌公司初步筛选名单的公告》。据了解,此次共有920家挂牌企业入围。值得一提的是,A股上市公司可谓是此次新三板分层的受益者。据统计,目前有102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创新层公司股份,持股市值超百亿元。在布局新三板上市公司中,券商可谓是最大的受益者。另外,从持有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的市值来看,有49家A股公司持有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的市值超亿元。另外,有21家公司持有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股份的比例超30%。中国宝安持有两家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超50%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分别是贝特瑞和大地和,而这一成绩也让中国宝安成为控股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最多的A股公司。
新三板向何处去,这是个问题。未来是成为主板的过渡板,还是自成体系,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增长之快,足以让主板望尘莫及,但是其交易量,又着实是个小弟弟,和主板每天成千上万亿的成交量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解决,新三板要有所作为,但是庞大的挂牌数量,并不能解决交易量的低下;流动性不足让“挂牌”成为鸡肋。当下,分层制的渐渐浮出水面,或许能让投资者增加对市场的信心,让机构更方便准确地选择资产。当然,分层的标准还应更清晰。
新三板创新层企业成长性可期
根据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团队的测算,在营收规模上,创新层企业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290.23亿元,占到新三板所有挂牌企业总营业收入的27.30%,为创业板所有企业总营业收入的58.88%。创新层企业营业收入较2014年增长36.21%,远远高于新三板与创业板的16.67%和28.88%。
据测算,创新层挂牌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为3.57亿元,比新三板所有挂牌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高出两倍有余,但仅为创业板企业的32.64%。2015年创新层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当年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创新层企业达到20家,钢银电商以211.97亿元位列榜首,更有177家企业的营收增长率超过100%。
创新层企业的净利润增速高于创业板。2015年度创新层企业总净利润达376.95亿元,为创业板企业净利润总额的61.42%。2015年创新层企业净利润总额较2014年增长52.16%,同期创业板公司净利润增长率为24.76%。2015年,创新层企业平均净利润为4097.31万元,为创业板的34.05%。
创新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45.8。而新三板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为17.81。创新层企业的平均市盈率明显高于新三板企业的平均市盈率,但仅为创业板平均市盈率的40.33%。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