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6-29
随着新三板内部分层的落地,除了创新层“三好生”成为市场关注的明星,基础层“普通生”的去留与发展同样成为业内讨论的热点。私募人士分析,目前有6000余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今年无缘创新层。无论从业务发展来说,还是与资本市场的“姻缘”来说,这些公司仍有多种发展路径可以选择。
基础层公司仍存多种发展路径
“简单的分层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企业优秀与否,本质上要看企业本身是否优秀,关注其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指标。基础层同样有在各方面表现出色、存在着投资价值的企业。对于投资方来说,挖掘估值更低的、未来有成长性的企业是很好的投资逻辑。”业内人士表示,那些潜心发展实业、规范运营治理的公司依然可以看作良好的投资标的。
从可行路径来看,基础层公司也有多重选择。首先,“一往无前型”。部分优质公司在今后数年内可以继续“赶”往创新层。新三板实行的是需求引导性渐进分层思路,基础层企业只要年报披露的数据符合创新层标准,就可顺利晋级创新层,享受创新层的制度红利。
其次,“永不言败型”。恰如每年的高考,虽然部分优质公司暂时没能越过“分数线”,但并不会影响自身特长的发挥。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即便留守基础层,依然不排除在融资等方面受到投资人青睐。
再次,“以退为进型”。其中,“退”至四板市场或也将成为部分挂牌企业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无法进入创新层的企业,资金关注度或将下降,但这些企业可以在区域股权市场以较低成本获得场外市场各类孵化培育机构的服务,等待条件成熟再转板到新三板或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
优质企业待价而沽
分层将给新三板市场融资模式带来深刻影响“据我们了解,不少进入创新层挂牌公司的融资项目都有所延后,以期分层正式落地后在相对更高估值的情况下融资。”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驰对记者表示,这或许是分层后三板做市指数反而出现深幅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准创新层企业融资变少从而交易清淡,而基础层公司股票开始遭遇更大抛压,这导致两大三板指数屡创新低。”
如果分层可以看作新三板系列制度红利的“突破口”,那么公募基金入市则被业内看作创新层公司估值提升的重要“撒手锏”。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说,公募基金参与新三板投资,可以为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同时有利于为公募基金传统业务注入活力。创新层企业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兼备、市值相对较大,但流动性有待提高。“可以预见的是,公募基金的引入将为普通投资者参与新三板投资或创新层投资打通渠道,并带来大量资金,可以明显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提高市场定价功能。”
新规提高私募挂牌门槛
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私募机构,包含证券投资类、股权投资类以及创业投资类私募20余家,其中包括九鼎集团、中科招商、同创伟业、达仁资管等非常活跃的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公司均在早期成功对接新三板,但后来随着监管层对私募机构登陆新三板市场暂时叫停,私募机构对接资本市场的步伐明显放缓。
不过,今年5月27日,在发布分层标准的同时,股转系统发布了《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提到全国股转公司在现行挂牌条件的基础上,对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新增8个方面的挂牌条件,业内认为此举意味着私募对接新三板市场重新启动。
某正筹备挂牌的私募机构负责人透露,虽然新三板的通道重新开启,但私募机构想挂牌仍需跨过几道坎。
新的规则对管理规模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定会将不少新成立的私募机构拦在门外。有投行人士指出,整体来看,新三板市场更支持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私募机构必须规范经营、服务实体,才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认可。
长期投资成为新三板共识
新三板退出成为GP(发起人)继“IPO”及“并购”退出之外最主要的退出方式。虽然目前新三板因为流通性较弱的问题遭到很多投资机构的拒绝,但随着分层机制的完善,新三板退出周期较IPO退出周期短,更符合LP的期望,或将成为未来退出主流。
如果机构投资者能在企业早期介入新三板挂牌企业,会是一个不错的、获得更合理估值的通道。虽然目前市场上不缺乏新三板基金,但由于管理人不能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绝大部分基金都是2-3年期,投资周期长、变数较大、且不能中途离场。
长期投资似乎成为新三板投资者的一种共识,不少大型PE投资机构纷纷在发行长期新三板基金,争取以时间换空间。今年3月29日,隋强在《新三板创新发展论坛暨首届机构峰会》明确指出:“新三板投资不可能快进快出,新三板欢迎长期投资资金,促进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另外,在新三板投资方面,江涛也提示各位投资者,在选股的时候,一般会看重净利润,这代表过去的业绩;另外还看重净利润增速,反映未来经营能力。之于新三板市场,毕竟这个市场成立时间不长,所以投资的时候需要更加谨慎,要选择成长性更高的企业。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