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三板 | 2016-07-05
上半年构席位买入金额达到卖出金额7倍
据了解,上半年机构席位买入金额竟然达到卖出金额的7倍之多。新三板机构投资者中没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和QFII等,而私募基金是没有机构专用席位的,所以机构专用席位最有可能是券商自营(包括在二级市场买入做市库存股),或者券商资管计划(不一定都有机构专用席位).
整体看,上半年共计280股获得机构席位买入,买入金额30.57亿元,最受机构追捧的是华强方特(834793),就是光头强系列动画的出品公司。
需要更多的政策利好支持创新层企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新三板市场交投处于十分低迷的状态,上周五,新三板全市场成交金额只有5.4亿元,与主板市场流动性差异巨大。三板做市指数在启动分层前夕遭遇四连阴,收于去年年中以来的最低点1151点。一些券商认为:从去年11月征询意见稿出台到最终方案和初步名单公示,再到6月27日正式落地,创新层对行情已无刺激作用。目前而言做市指数可能还得持续下行,未来新三板的整体行情最终取决于创新层配套政策的利好程度和落地速度。创新层的配套政策没有同步跟上时,出于短期避险和盈利兑现的需求,市场面对流动性困局相对缺乏信心,所以导致了做市指数的长期持续创新低。
一家去年在新三板成功上市的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恰好符合“标准二”的要求,因此能够进入创新层。不过,进入创新层仅仅是开始,能不能待得住才是关键。所以也期待能够获得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公募基金入场、竞价交易、降低门槛等等。如果新三板创新层流动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肯定会坚守新三板。
大同证券高级投资顾问张诚表示,创新层企业在分层机制落实后,需要获得的最大支持是要逐步降低投资门槛,使相关新三板公司的交易活跃起来,创新层的流动性提高了,这个市场的吸引力才能增加,估值才会更加有效。
基础层是“潜力层”
洞见资本创始合伙人李鹏认为,一些基础层企业也拥有自身亮点,如在某些区域有非常大的优势,可以按照自身步调继续踏实做企业,创新层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物,今年不行等明年,明年不行等后年,说不定到时候直接上主板了。
另有市场人士指出,分层对于基础层的企业也会促进其提升自身的价值而努力进入创新层,这可以激发企业活力。其实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分层的作用。如果给创新层和基础层贴上一个标签的话,创新层应该属于“优等生”,基础层应该是“潜力层”。这两个标签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投资逻辑,选择创新层的含义是用较小的代价获得确定性的机会;选择基础层的含义更多的是价值投资,虽然风险大一些,但未来获取的财富增值会更大一些。
山西证券新三板内核委员会主任刘东表示,投资分为多个阶段,PE或后期VC对于创新层可能比较关注,而天使投资、A轮投资或许更关注基础层,分层到创新层抑或是基础层并不妨碍企业本身发展。
新三板承载改革重任
新三板的特殊定位(譬如对挂牌企业资质包容性更大、对投资者资质则要求更高等)使其历史性地被赋予了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的重任。接下来,为了推动新三板更好更快地与其使命相衔接,希望包括引入混合做市商制度,以及转板试点等在内的后续改革举措,源源不断地助推新三板成长壮大,并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一位北京投行人士认为,新三板未来承担多层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能是不会变的。目前市场虽然存在鱼龙混杂的企业,只有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企业也能积极顺应市场的变化,退出机制的建立无疑也是让企业有更好脱颖而出的机会,也充分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微信搜索的【买三板】
或扫描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关注
微信:maisanban